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,目前疫情的预防更是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。我们的抗病毒行动还在继续,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尽全力阻断病毒的传播。作为一个普通居民,除了出门带好口罩,勤洗手之外, 在生活上我们也应当有所注意,对于饮水的重要性可不能够忽视。
多饮水的重要性
1、多喝水能缓解感冒
一般来讲,从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是感冒感染肺炎发生的高峰,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65岁以上的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都是感冒诱发肺炎的高危人群。而且肺炎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,和感冒发生重合率高。通过感冒诱发肺炎是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。
多饮水保持喉咙一直湿润,有利于鼻涕与痰排出,达到排出病菌的效果。

2、增加尿量,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
感冒期间多喝水,是为了增加排尿量,以便更好的把身体里面坏的代谢物给排出体外,可以减少这些异物对身体组织和细胞刺激产生炎症反应。
让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,降低药物毒性。
喝水可以让药物的成分更快的扩散到身体里。特别是退热药,通过发汗把身体里面的热量带出来。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,退热药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

此外,很多药物对肝脏和肾脏是有一定毒性的,更多的水分,可以加快代谢,让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小。
3、多饮水,免疫力增强

人体水分充盈时,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,不仅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体,还能提升心肺功能,充足饮水还能让其他器官维持正常的运作,支持你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,并且排出身体里的毒素,使免疫力更好。
注意:从我做起,疫情期间饮水须知:

遵从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饮水量为每日1700毫升,疫情期间不低于2000毫升的水。尽可能比平常多喝一点水,让身体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。
1、餐前一小时饮水
早、中、晚三餐前约一小时,应喝一定量水。食物消化要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(唾液、胃液、胆汁、胰腺液、肠液)来完成,这就需要足够的水分。

餐前空腹喝水,水在胃内只停留2至3分钟便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血液,约一小时便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。所以,餐前喝水有增食欲、助消化、促吸收的作用。
2、空腹宜用温开水
水过冷、过热都会刺激胃粘膜,清淡饮料如果汁、淡茶、菜汁等也可。但浓茶、盐水不能代替。因为浓茶利尿,会影响人体水平衡,引起细胞脱水。牛奶、豆浆等空腹饮用不利营养成分的完全吸收,因此应在进餐时或进餐后用。
3、进餐喝汤舒胃肠
进餐时喝一定量的汤水,有助食物溶解和在胃内的初步消化,并有利于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。

如果餐前、餐时不补充适量水分,餐后胃液大量分泌而消耗过多体液,势必引起口渴。这时再喝水,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,并增加心、肾等脏器负担。
所以千万不要当你感觉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,要做好日常的补水工作,口渴的时候,已经是粘膜液分泌严重不足的状态了,请大家一定要及时充分的补充水分,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
更多